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行业资讯
  4. 内容

北斗导航星座,始终在线,还免费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1-04-17 人气:485

4月5日,一条涉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河北唐山一位货车司机因为自己的“两客一危”终端掉线被罚款 2000元。由于“两客一危”终端采用北斗卫星作为定位和导航的主要手段,一时间,北斗话题成为舆论焦点。


随后,有多家媒体发表评论称,“两客一危”终端掉线的“锅”不能让北斗星座来背。事实正是如此,而且北斗既不收费也不曾掉线!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释为何北斗星座坚决不背此“锅”。

北斗不收费

总体来说,我国的北斗星座和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一样,是一个提供广播服务的空间基础设施。也就是说,它只是单纯地向地面广播导航定位授时的有关信息,而且是完全免费的。这一点,在各个版本《中国的北斗》白皮书中都有明确表达。在最新的2016年版白皮书中是这样描述免费政策的:

图片
北斗导航卫星星座示意图

“——开放。免费提供公开的卫星导航服务,鼓励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提供免费的公开服务。目前,正在运行的北斗二号系统发播B1I和B2I公开服务信号,免费向亚太地区提供公开服务。”

2016版白皮书发布时,北斗三代的建设还没有完成,全球服务尚且没有开通。所以文字表述中并没有谈及全球免费服务问题。但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北斗免费政策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连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也是免费提供给社会各界使用的。

当然,也有人曾经考虑过卫星导航收费的问题。提出这个想法的并不是中国北斗,而是欧洲的伽利略。

在伽利略系统启动之初,欧盟为了筹措资金、组织后续研发,曾经考虑过对欧洲境内所有卫星导航接收机(无论是伽利略还是GPS)每台每年收取20欧元的使用费。但欧盟很快就意识到,这种做法会严重遏制导航市场的发展,导致相关产业不能成长和壮大。而且作为一种广播服务,也很难建立具备可操作性的收费机制。于是在伽利略系统正式启动的时候,年费20欧元的想法就再也没有人提了。

图片


那用来建设和维持导航星座,以及开发新一代星座的钱从哪里来呢?

导航卫星是战略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它不仅仅服务于某一个国家,而是能够促进全世界的经济增长。大国的政府能够从本国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繁荣当中获得足够多的税收,只要从其中拨出一小部分,就可以用来维持和更新导航卫星。

北斗不掉线

那么,北斗会不会掉线呢?虽然任何东西都有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但作为一个服务于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在运行保障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在2016年版白皮书中有这样的陈述:

“中国承诺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用户免费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公开服务。

(一)保障北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完善北斗系统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的多方联动的常态化机制,不断提高大型星座系统的运行管理保障能力。

建立监测评估网络。建设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广泛利用国际资源,对北斗系统星座状态、信号精度、信号质量和系统服务性能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评估,为用户应用提供参考。

采取冗余备份手段。采用卫星在轨、地面备份策略,避免和降低卫星突发在轨故障对系统服务性能的影响;采用地面设施的冗余备份设计,着力消除薄弱环节,增强系统可靠性。”

数年以来的运行实践表明,北斗系统采取的上述措施行之有效,保证了系统服务的连续性和优质性。

而且,卫星导航系统如果发生故障,不可能仅仅影响个别用户,而是会影响相当广大区域内的所有用户。考虑到北斗卫星工作在距离地球表面大约20000公里的高度,任何一颗卫星在覆盖华北的时候,所发射的信号同时也能被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周边国家接收到。

需要知道的是,在当今世界上从事卫星导航信号监视的学术机构和商业机构相当多。对信号完好性、可用性的监视也已经进入了自动化。这并不是闲来无事,而是因为卫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关键性基础服务,直接关系到电力、电信、铁路、航运等重大领域的正常运行和国计民生。如果发现任何异常,监视机构都会立刻发布公报,供有关应用单位启动预案、确保用户服务不中断。然而罚款事件发生当天,并没有出现北斗卫星信号异常的报道,显然,北斗星座的工作是正常的。

此“北斗”非彼“北斗”

那么北斗导航终端有没有可能出问题呢?应该说作为地面使用的终端,发生故障的概率要比天上的卫星高多了,这主要是因为车载终端的用户不可能支付很高的费用来为自己的终端提供像卫星那样高等级的质量保证。当然,终端在地面上工作,所以坏了可以修理,卫星就不能修理了。

图片
北斗系统让汽车导航更智能

“两客一危”的北斗终端和常见的消费电子设备一样,主要由承载平台,导航定位分系统,通信分系统,传感器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组成。所有这些系统都有可能发生故障。特别是车载系统,需要随着大卡车长途奔波路上的寒暑交替、起伏奔波,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故障。

综合此前关于车辆定位监控设备的常见问题来看,有以下几类:

登录失败,司机因为忘记密码或者输入错误,导致系统没有启动,但司机自己并不知道。

“逾期欠费”,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和手机欠费的性质相同。终端软硬件都是正常的,但服务却因此中断了。

供电故障,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可能导致电源线脱落,没有电的终端当然就什么也干不成。

硬件故障,上文讨论了组成北斗终端的各种硬件,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可能发生故障。如果司机忽视了这种情况,就可能带来长期掉线的后果。

图片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手持终端

严格来说,随着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与成熟,人们已经习惯了手机、笔记本电脑、穿戴设备之类的消费电子产品其质量稳定性较高。但是北斗终端的质量却还有提高的空间,据《澎湃新闻》报道,2020年北斗终端抽检合格率只有70%。这意味着司机经常会面临终端失灵的风险。因此,终端厂商有必要考虑一下如何提高产品质量,让司机们使用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自罚款事件曝光后,北斗与“两客一危”的关系登上了热搜榜。这给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能更加深入认识和了解北斗工作原理和应用价值的机会。也让各界认识到,要想把北斗用好,仅仅依靠航天人把星座研制好、发射好、运营好是不够的。特别是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进入大规模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卫星导航是无人驾驶技术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如何让无人驾驶汽车不掉线,需要北斗和各个相关领域的通力合作。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